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风采展示
发挥文化特长 助力乡村脱贫致富
来源:红安县委老干部局发布时间:2020-06-23作者:黄美锦

    “有女莫嫁郑必高,饭难送,水难挑,一年四季缺柴烧。” 这是解放前在红安县七里坪一带流传的一首民谣,饱含了郑必高村老百姓的心酸和无奈。

郑必高村是红安县七里坪镇大山深处的一个村,“全村一共383户,1433人,72户贫困户217人已经在2018年全部脱贫。全村有党员62名,山林面积2800多亩……”这是采访在老家安享晚年的县人民法院退休干部郑仕宽时他如数家珍般的介绍。

郑仕宽,男,1944年9月出生,中共党员,享受省部级劳模津贴。在庆祝建党90周年大会上,中共黄冈市委授予他“离退休模范党员”的光荣称号。回到家乡的他,本可以在安逸清闲的日子里颐养天年,但是共产党人“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让他毅然决然地参与到家乡脱贫攻坚的战斗中去。

“要从思想上武装头脑,有思想就会有行动,有行动才会有变化。”郑仕宽主动承担起给全村党员讲党课的任务。他搜集整理了黄麻起义领导人之一的郑行瑞的革命事迹,挖掘整理了六七十年代在郑必高村蹲点的县委领导漆凤英、文柏山、杨春生的宝贵资料,协助村委建设党建文化长廊。他还主持修订了《郑氏族规》,增加“拥护中国共产党,热爱祖国”、“崇尚国学,推崇中华传统文化”、“遵国法、辨是非”、“敬祖宗、孝父母”等重要内容。这些都是他作为教育后人,传承革命精神的鲜活教材。他把电视上党中央的扶贫政策“翻译”成当地方言讲给老群众听,“我们是党员,我们不带头谁带头”,“入党的时候,我们都举拳头宣誓了的,跟党说的话要上算,要一辈子上算的”,朴素的言语,却是最真情的流露。

七里坪镇是全国有名的红色教育基地,红色旅游带动了当地的经济发展,增加了当地群众的收入。为了让这块“红色名片”越来越靓丽,让其内涵越来越饱满,多年来,郑仕宽笔耕不辍。2008年12月在《人民日报》发表了“红色文化映红了将军县”的长篇通讯,将红安大革命时期产生的《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和《八月桂花遍地开》两支革命歌曲产生的时代背景、历史地位和发展演变作了全面的阐述。“八月桂花遍地开”这首源于红安七里坪的歌曲,曾在一个时期内有不少地方争抢首创地,自从《人民日报》发表郑仕宽同志的这篇文章后,平息了多年的争论,还原了真实的革命历史,也为这首歌曲启源地正了名。

在红安县七里坪镇长胜街南端,有一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国革命第一法庭”,是“全国法院革命传统教育基地”。至今还保存着张南一、闵丹桂两位庭长签发的惩治叛徒的布告。郑仕宽以此为素材,创作了20余万字的15集电视连续剧《第一法庭》。郑仕宽同志不顾体弱多病,他回到老家的农家小屋一蹲就是整整三年,以超乎寻常的毅力阅读了大量的历史资料,不分昼夜的埋头创作,编写了六十多万字的《黄麻风雷》这部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的电视连续剧剧本。诠释了红安为什么是第一将军县,将红安革命红旗不倒,英雄儿女辈出、革命薪火代代相传的历史画卷展现在人民群众面前。

如今的郑必高村,在红色旅游的带动下,柏油路修到了家门口,昔日贫瘠的山坡上栽种的200多亩油茶每年都为村民带来不少的收入。回想当年的穷苦日子,郑仕宽有感而发,作七律一首:

春风日暖拂山村,致富脱贫与日增。

上级扶贫蹲驻点,机关协作下基层。

广兴产业开富路,深挖财源解方程。

乡土繁荣连海市,穷村巨变福盈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