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黄冈名人录
林育英(1897-1942)
来源:黄冈市史志研究中心发布时间:2021-03-24 作者:

   林育英(1897-1942),又名张浩,黄冈(今团风县)人。192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大革命时期在大冶、汉阳、长沙、安源等地从事工人运动,1933年任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成员,1935年出席共产国际第七次代表大会,同年11月回到中共中央所在地陕北瓦窑堡。

  卢沟桥事变发生后,为了实现全面抗战,制定党领导抗日的纲领和政策,党中央于1937年8月在洛川召开了政治局扩大会议。张浩参加了会议,并作了重要发言。会议对中央军委作了调整和充实,张浩被选为中央军委委员。不久,陕北的中国工农红军改编为八路军。张浩任一二九师政训处主任(随后改任一二九师政委)。8月29日,中央书记处作出决定,成立前方军委分会及各师的军政委员会,张浩任中央军委华北分会委员兼一二九师军政委员会主席。9月初,张浩和刘伯承一道率领一二九师东渡黄河,挺进太行山地区,执行开辟敌后战场的战略任务。一二九师广大指战员在刘伯承和张浩的率领下,在强有力的政治工作和群众的支持下,英勇杀敌,威震敌胆,纵横驰骋在抗日前线,创造了辉煌的战绩。继奇袭阳明堡日军机场,炸毁日机24架和与一一五师大战娘子关,重创日军之后,又粉碎了日军对晋东南的六路围攻,使敌伤亡惨重,创建了“向日本军作战的最坚实的堡垒”——以太行山为中心的敌后抗日根据地。1938年1月,一二九师在冀南的一部,向津浦路挺进,开创了冀鲁边的抗战局面。刘伯承和张浩率领的一二九师战果累累,声名赫赫,为全国人民所称颂。

  张浩除了做好部队的政治工作外,还利用战事空隙做他熟悉的工运工作。他帮助组织成立了“工人武装自卫队”、“铁路工人游击队”、“矿工武装队”等,让工人拿起武器,配合正规军作战,开展锄奸护路运动。在张浩的发动与影响下,工人武装力量在抗日烽火中不断成长壮大。到1940年上半年,华北产业工人游击队增加到20多个,太原工人自卫队由20多人扩大到3个团,“在不断与敌人武装搏斗的环境中,已锻炼得象铁一般的队伍”。

  张浩率军东征西讨,转战千里,历尽艰辛,为革命立下了汗马功劳。刘伯承、邓小平及一二九师全体指战员曾给予他很高的评价,称他是“艰苦忠实的模范” 。然而,紧张频繁的战斗,使张浩的体力渐渐不支。1938年初,党中央决定调他回延安,做职工运动的工作,一二九师政委由邓小平接任。

  张浩从硝烟弥漫的战场回到陕北,做职工运动领导工作。这是没有硝烟的战场,他深刻认识到这个岗位的重要,充分利用这个阵地,殚精竭力,呕心沥血,教育培训职工,为抗战服务。

  1938年3月,张浩奉党中央之命,到延安附近的安昊堡创办职工大队,吸收平汉、同浦铁路工人和泸宁等城市来的产业工人进行训练。在那里,他既当大队长,又当教员。学员们毕业后,有的奔赴抗战前线,拿起枪与敌直接战斗,不少人成为战斗骨干。有的留在后方从事后勤和兵工生产,甚至当上厂长,成为后勤和兵工战线骨干。

  为了培养干部和指导全国的职工运动,张浩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结合中国职工运动的实际,先后撰写了《职工运动讲授提纲》、《职工问题》、《十年来在职工运动中几个原则问题的检讨》等著述,通俗明确地阐述了什么是职工运动、工会的性质与任务、中国职工运动的特点、抗日战争时期职工运动的中心任务及实现中心任务所必需采取的工作方式与方法等几个重要问题,对抗战时期全国的职工运动有着重要指导作用。

  1938年11月5日,张浩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作了《持久抗战中的职工运动大纲》的长篇发言,全面总结了工人阶级在抗战中所建树的英雄业绩,进一步系统地阐明了“持久抗战中职工运动的中心任务”和“在各种不同区域的工作方针与任务”,以及“工作方法方式民族化、中国化、通俗化”等问题,受到与会同志的赞扬。

  六届六中全会后,张浩遵照党中央的指示,四处奔走,投入筹建中共中央职工运动委员会的工作。不久,中央职委正式成立,张浩任副书记。张浩集中精力主持开展抗战时期的职工运动。为培养和造就职工运动骨干,中央职委在延安桥儿沟创办了工人学校,张浩担任校长。工校的教职员和学员来自全国21个省,还有从美国、法国、菲律宾、新加坡等地回国的华侨工人。党中央发出“加紧生产”的号召后,张浩带领全校师生开展热火朝天的工农业生产运动,建立了工业建设队、缝衣部、鞋工部、木工部、铁工部、化工部和合作社。学员们边学习边劳动。缝衣部一月做衣800套,化工部一月生产肥皂2万多块,牙粉六七千袋,自制的墨水可供延安机关团体之用。这些小工厂为尔后延安工业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后来的新华社化学部、华侨毛织厂等规模较大的厂,就是在这些校办工厂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与此同时,张浩还带领全校师生开荒种地2000多亩。通过工农业生产,提高学员的素质,培养了一代新人。驰名全国的劳动模范赵占魁,就是当时工人学校建设队打铁部的工人,“是张浩的一个最好的学生”。张浩在中央职委任职期间,十分注重边区的经济建设,并以实际行动关心和支持边区的工业建设,把许多从大城市来延安的产业工人派到边区各个工厂去工作,收到很好的效果。

  1940年4月30日,陕甘宁边区工人和各界群众2万多人在延安集会,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张浩在大会上作慷慨激昂的演讲。由于他长期忘我工作,积劳成疾,在演说时突发脑溢血病,从此卧床不起。

  1942年3月6日,张浩的心脏停止了跳动。3月9日上午,张浩的公祭仪式在延安中央党校门前广场隆重举行。毛泽东、朱德、任弼时等中央负责同志,亲自为张浩执绋、抬棺、奠土入穴,将烈士葬于延安桃花岭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