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黄冈名人录
李时珍(1518—1593)
来源:黄冈市史志研究中心发布时间:2021-03-24 作者:

   李时珍(1518—1593),字东璧,号濒湖,明朝蕲州(今蕲春县蕲州镇)人。出生于世代医家考取秀才后屡试不第,遂专心习医,与其父在蕲州麒麟山玄妙观设诊所,医名远播。约三十

  八岁时,武昌楚王任其为王府“奉祠正”,兼管良医所事务。嘉靖三十七年(1558)推荐到京城太医院,医术医技精进,后辞官回蕲州,一面行医,一面从事著述。

  李时珍在多年临床实践中,发现古代本草医书存在不少问题和失误,认为有必要对以前本草医书进行修改和补充,重新整理和补充本草医书,纠正前人在医药学上的谬误。鉴于此,决心重新编纂一部完善的药物学本草医书。为了实现这一宏愿,李时珍穷搜博采,阅读了大量医药书籍和经史子集,兼及各种杂著小说,“读书十年不出户庭,博学无所弗窥(视)”。(顾景星《白茅堂集•李时珍传》)同时深入实地调查,到过湖广均州太和山(今武当山)、河南、江西和南直(今江苏、安徽)的许多州县,采集标本,对证药物,研究药性,对药物加以鉴别考证,纠正古代本草医书中有关药名、品种、产地错误,还收集整理了许多民间药方。

  从嘉靖三十一年(1552)起,李时珍开始实施《本草纲目》编修计划,经过二十七年实地查证,又查阅八百多种著作,芟繁补缺,三易其稿,殆精竭智,终于在万历六年(1578)完成《本草纲目》编写工作。

  《本草纲目》约一百九十万字,共五十二卷,分为十六部六十类,有药物一千八百九十二种、其中新药三百七十四种,收集医方一万一千零九十六个,书中还绘制一千一百一十一幅精美插图,方剂一万一千零九十六首(其中八千余首为李时珍自己收集和拟定)。全书采用“以纲挈目”体例,在药物解说方面,包括释名、集解、修治、气味、主治、发明、正误、附方八个部分。在药物分类上改进了中国传统的上、中、下三品分类法,采取“析族区类,振纲分目”的科学分类,格式比较统一,叙述也比较科学精密。《本草纲目》不仅是我国药物学巨著,还是具有世界性影响的博物学著作,不愧为我国古代百科全书。

  《本草纲目》集我国16世纪以前药学成就之大成,是对16世纪以前中医药学的系统总结,对世界自然科学有着举世公认的卓越贡献。达尔文称赞是“中国古代的百科全书”,被誉为“东方药物巨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