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经验交流
麻城市“五老和谐会”助力基层治理
来源:麻城市委老干部局发布时间:2021-05-26 作者:

   在麻城市龙池桥街道七里桥村周家冲,村民围在一起熙熙攘攘,讨论个不停,原来该村准备实施菊花种植集体经济增收项目,“五老”成员正在做农户土地流转协调工作。这是七里桥村贯彻落实“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要求,深入推动基层治理向塆组延伸,着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的具体体现。

  近年来,七里桥村找准思路、凝心聚力,突出村民自治理念,充分挖掘“五老和谐会”治理作用,通过做好“贴心人”、充当“润滑剂”、承担“监督员”,不断提升治理效能。

  群众信赖的“贴心人”

  随着城区发展逐步向周边辐射,地处城乡结合部的七里桥村在蜕变的同时也面临着社会矛盾激增的困局。为进一步解决塆组邻里矛盾,深入推进基层治理向塆组延伸,村“两委”干部结合村里“五老”力量强、威信高、声望大的特点,提议组建“五老和谐会”。

  围绕“群众的事交给群众来办”的工作思路,这一提议在党员大会上顺利通过。借助微信群、电话沟通充分征求群众意见,短短一周,收到30多位群众的中肯提议,类似于“余贤齐平时喜欢打抱不平,我推荐”“胡亚峰喜欢帮助人,‘五老’可少不了他”......综合大家意见,村“两委”干部召开专题会提名初步人选。

  2020年4月,初步人选产生后,该村利用支部主题党日召开党员群众代表大会,要求每户至少派1名代表参会,现场邀请群众代表担任计票人、监票人,公平公正评选出“五老和谐会”成员23名。

  “其实没有规定这么做,我们就是想提升‘五老’的影响力,让大家意识到这是投票选出来的,而不是村‘两委’内定的。”七里桥村党总支书顾凯雄说。有了大家的认可,“五老”开展工作也就顺畅多了。

  该村4组的熊某和陶某2012年因为建房问题发生矛盾纠纷。一家认为建房子开窗户是自己的事,另一家觉得影响出路,一闹就是8年。“五老和谐会”成立当晚,“五老”成员便到两家讲和,“五老”几十年积累的“老经验”“土方法”逐渐见效,最终两家成功“破冰”。之后,“五老”在村里更是声名远扬。

  解决问题的“润滑剂”

  “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这是七里桥村“五老和谐会”顺畅运行的关键。该村通过五老议事会和塆组群众会齐发力,真正走进群众、融入群众。

  为和群众打成一片,七里桥村的“五老议事会”会场都定在群众家中。几杯热茶、一碟花生,不清楚的会以为他们在聊天,但千万不要小看,群众大小事,一聊便知道。“谁与谁发生矛盾了”“哪家的群众对村里不满意了”“谁家有红白喜事”,大小事不一会儿都了然于胸。“五老”人人都是正义凛然、爱管“闲事”的热心人,大家因事施策、“照单出菜”,找症结、想办法,邻里的小小矛盾,在这样的“软磨硬泡”中得到化解。

  民生的“老大难”问题怎么办?

  七里桥村延续了塆组群众会的优良传统。与其他村不同,该村塆组群众会由“五老”主持,群众见到信任的“老大哥”主持公道,畅所欲言,干群关系自然而然更进一步。村民提出的合理诉求,“五老”和村“两委”一起作出承诺,及时兑现;遇到“踮踮脚”能做到的事,他们会认真记录下来,帮助村“两委”一起找政策、争资金,努力解决群众的忧心事、烦心事、难心事;遇到不合理的诉求,他们会耐心解释,坚决抵制。

  在这样的氛围中,七里桥村“无理”“耍赖”的事情越来越少,互帮互助、顾全大局的事情越来越多,村集体的凝聚力在“五老”的润滑下愈发强劲。

  村级工作的“监督员”

  村级日常工作的表现直接与群众满意度挂钩。七里桥村“五老”充分发挥“监督员”作用,活跃在田间地头,对村内各项工作看在眼里、记在心里、监督在行动里。

  村干部待人接物态度不好,村民找到“五老”投诉,他们暖心安慰,帮助解决问题,并向村干部提出建议。村内环境卫生不达标,他们会主动督促,有时还会带头拿起扫帚守卫一村环境;村里的民生工程没落实,最急的永远有“五老”。

  该村曾家山垸塘堰淤积、年久失修,村民生产生活受到极大影响。为解决这一问题,他们一边积极向村“两委”建言献策,希望纳入扶贫项目;一边动员群众,协助村级征收周边菜园。在他们的协助下,波光粼粼的水塘、整齐结实的驳岸和护卫安全的护栏宛如新生。去年防洪期间,该塘堰帮助曾家山蓄积大规模的洪水,保护了一方百姓的生产生活安全。

  “跟着‘五老’学到了不少东西,有了他们的提醒和督促,我们搞工作也更有底气了,赢得了群众和领导的认可。”七里桥村干部李健一脸自豪。

  如今,有了“五老”助力,40多起村民纠纷得以调解,10多项惠民工程得到落实,塆组日益安定和谐,村民自治的理念深入人心,七里桥村也在乡村振兴的进程中迈出坚实步伐。